从双非教育到伦敦金融城,从0 AC 到 双! offer:一条路走到黑的感觉并不差

秋招开始的时候,我的进度一直停留在网申阶段,跟大多数求职者一样,广撒网盲目地投了很多很多简历,结果基本上所有公司都没给我回复(当时心态也是崩得一批)。

去年我被朋友喊过来一起参加当时求职圈风很大的FBO家的小组mock,当时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的,没想到感觉比自己在学校career center的模拟质量要高得多,跟模拟老师约了一节课后,就果断报名了套餐哈哈。目前我已经拿到PWC和EY两个Offer


我的求职Timeline

去年7-8月:练习口语+OT+VI

去年9-10月:申请

去年11-12月:开始了解FBO,没几天就报了名

今年1-4月:经历了三次终面,其中两次群面


在反思中进步

那次参加完小组mock后,对当时的点评老师印象很好,感觉是个雷厉风行的职场女强人,跟自己一步三回头的性格很不一样,当时也确实是被自己的低通过率给震惊到了,所以就上了一节课,让老师帮我看看是不是自己运气不好需要烧香。

其实上完课之后,第一感觉就是公司果然会挂掉我。

fail的原因有很多因素,但其实一句话也可以讲得清楚,就是温水煮青蛙,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心态直接体现到了我的求职发挥里面。

不是一个outstanding的候选人,换言之,在公司看重的能力维度里我没有凸显出自己的优势。

当然回归到具体的求职准备,还有很多可以讲。但差不多感觉老师这节课帮我直接调整了准备方向及心态,不然可能我现在还在战术勤奋,战略懒惰地求职

其实不止是这个老师,在后来具体的求职准备中,还接触了很多不同背景的老师,但无一例外,感觉都好优秀,总是会有醍醐灌顶的moment,不止是关于很多的insight(网上好难查到的那种!!!),更多是关于一些分析思考的方式(有的时候真心感叹老师就是移动的idea库,随便一个情景 都能立马抛出很多东西来)。


努力坚持就有

Get in contact